400-123-4567
banner
最新公告:NOTICE
  • 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
合作案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合作案例

国内科研团队在量子领域取得重要突破

发布时间:2025-08-03 15:51:45 点击量:

  近年来,国内科研团队在量子科技领域持续突破技术边界,从量子计算到量子通信的多个维度取得里程碑式进展,不仅刷新了国际学术记录,更为全球量子技术竞争格局注入新变量。这些突破背后,是中国科研体系协同创新与工程化能力的集中体现。

  在量子计算领域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研制的“祖冲之三号”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,将量子计算优越性纪录推向新高度。该系统集成105个可读取量子比特与182个耦合比特,在83比特32层随机线路采样任务中,计算速度较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,较谷歌2024年发布的最新成果提升百万倍。这一突破源于团队对量子比特保真度的极致追求:单比特门保线%,双比特门保线%,读取保线%,综合性能指标全面领先国际同类系统。值得关注的是,“祖冲之三号”采用二维网格比特架构,为后续实现表面码量子纠错奠定硬件基础,其芯片设计已兼容规模化量子比特集成需求。

  量子通信领域同样实现重大跨越。潘建伟团队联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,成功实现量子微纳卫星“济南一号”与小型化地面站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,单次卫星过境期间完成百万比特级密钥共享。该系统将载荷重量压缩至“墨子号”的十分之一,密钥生成时效性从数天级提升至实时成码,并在1.29万公里距离上完成洲际量子加密图像传输。这一突破标志着实用化量子通信网络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部署,中国已建成全球领先的1.2万公里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,覆盖京津冀、长三角等核心经济区,政务、金融等领域已形成规模化应用场景。

  产业端的技术转化同样加速。本源量子推出的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“本源天机4.0”,支持500+量子比特操控,其自主研发的量子芯片调控分析软件Visage,将百比特级芯片调试周期从数月压缩至数周,使量子计算机研发进入标准化工程时代。搭载该系统的“本源悟空”超导量子计算机已为全球139个国家完成超38万个计算任务,在金融风险建模、药物分子模拟等领域展现商业潜力。

  这些突破背后,是跨学科协同创新体系的支撑。以“祖冲之三号”为例,其研发涉及中国科学院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15家单位,涵盖超导芯片设计、低温控制、量子算法优化等12个技术方向。政策层面,工信部2025年将量子技术纳入未来产业揭榜挂帅任务,安徽、山东等地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量子科技产业园建设,推动形成“基础研究-技术攻关-产业落地”的完整链条。

  当前,量子科技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临界点。随着量子纠错、可编程架构等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,中国科研团队有望在量子计算通用化、量子通信全球化等方向实现更大跨越,为数字时代的信息安全与计算革命提供中国方案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